2015年1月湘麓学校申报国家教育部“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
作者:校办
发布时间:2015-06-07 11:18
来源:校办
一、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医药连锁行业学徒制人才培养百千万工程”是指医药连锁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开展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三年内培养一百名门店店长、培养一千名精英骨干员工、共培养一万名技能人才(学历教育5000名,培训5000名)。
1、医药连锁行业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医药连锁行业迅猛发展,行业从业人员紧缺成为各大连锁发展的瓶颈。目前,仅诺舟一家企业每年新进员工就达300人左右,全国同类连锁企业300余家,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远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要。开展现代职业教育学徒制,“企校一体”招生招工,有利于保障行业人才需求。
2、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需要
随着行业的发展,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难以满足医药连锁行业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和社会服务能力培养。实施该试点项目,探索以企业岗位必需的专业技能和实操为主线开展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可使医药职业教育真正贴近企业一线,有利于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3、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需要
医药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关系到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和健康水平,当前职业教育毕业生专业技能和社会服务能力往往滞后于现实岗位需求,通过该项目研究,有利于提升行业从业人员服务能力和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和健康。
二、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行业地位有优势
项目合作企业均为中国医药物资协会连锁委员会、中国药店信息联盟核心企业,诺舟是中国药店信息联盟发起人单位之一,诺舟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人力资源、市场策划、医药物流、门店店长培训等体系)在行业内具有独特的地位,三年来,为行业培训员工达12000人次,培训高管及店长1000人次以上。现已有新疆普济堂、河北新兴、怀化怀仁、湖南楚济堂等30余家企业与诺舟合作,为这些企业培养、储备人才。
2、学校办学实力有基础
2012年,长沙市湘麓中等职业学校的举办者变更为诺舟,成为长沙市政府“预备员工制”试点学校,已初步试行现代职业教育学徒制。学校借鉴澳大利亚、德国“企校一体化”发展模式,人、财、物共享,针对医药连锁行业培养具有药学专业社会服务技能型人才。
一是共同招生(招工):由公司设立专职部门,负责预备员工的招生、招工;
二是共同拟定人才培养方案:已初步建成以职业岗位项目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职业素养与职业发展课程体系,初步拟订课程标准和课程考核体系。
三是共同建立师资团队:专业教师必须在企业一线工作一年以上方可任教,管理团队大多有企业经历,学生管理队伍和基础课教师需在企业锻炼6个月以上。
四是共同建立工学交替和学徒制的教学与学生管理体系:人才培养过程采取“1+1+1”的模式,即第一年(在校学习基础理论)+第二年(专业学习分十个阶段、十个项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第三年(准员工顶岗实习,且必须通过诺舟的晋级考试)。实践教学在一线门店岗位由带教老师(师傅)“一带三”地指导,学中做,做中学,并为此建立了较完善的教学与学生管理体系。
同时,合作的其他学校也是优秀医药类中职学校,预备员工制试点的经验和办学实力为开展学徒制试点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3、政策大力支持有保障
为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2013年长沙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在我市建立预备员工制度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的意见》,长沙市湘麓中等职业学校、湖南医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都是预备员工制的试点学校,长沙财政每年均安排相应的专项经费给予支持。2013年长沙市成立了产学研校企合作联盟,共同推进长沙地方产业发展和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在人才培养信息沟通、业务合作、资源共享、项目科研、政策咨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